阅读诗歌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本诗的作者是 代现实主义诗人 (名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展现的画面。、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雪 梅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③阁笔费评章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 梅一段香。【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 ③骚人,文人,诗人。 ④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最后两句采用对偶,请在后一句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 读完全诗,尤其是后两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借雪梅的争春,让我们明白某些道理。请写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一)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从诗中的“ ”“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军城早秋严武(唐)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5——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其寓意是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一)梅 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