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小石潭记》“漳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空游”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题。(共1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上① 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司马光《居安思危》)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通“倘”,倘若。 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四夷俱服( ) (4)诚自古所希(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病虽愈,犹宜将护。 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甲文探讨了 和 两个问题,论述了 “ ”的道理。 (2)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生王斗 《战国策•齐策》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仆者延入。王斗曰:“斗趋① 见王为好势②,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③。”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④。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⑤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⑦也,臣故曰不如爱尺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趋:主动前去。②好势:趋炎附势。③从:是跟从,这里指迎接。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意思是齐桓公打败各诸侯,安定周朝王室内乱,所以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⑤尺:一尺绉纱,这里指做帽子的布料。⑥不使左右而使工:不用身边的人而另外去请能工巧匠。⑦非左右无使:(指宣王不问才德)非亲不用。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忿然作色,不说( ) (2)举士五人( ) (3)何患无士( ) (4)宣王谢曰(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王斗见宣王后无论是正面直说,还是设喻作比,都体现了他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而齐宣王由忿然到结局的转变也体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两空均用文中词句填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 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夫君子之行。( ) 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⑶每以家弊。( ) ⑷至心尚之。( ) 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阅读《醉翁亭记》,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