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491

成功的基石
①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两个条件。”
②千百年来,在人们眼里,命运是神秘莫测,不可把握、无法控制的一种神秘力量,是主宰人们一生的至高无上的主人,而人类则永远是命运的仆人和奴隶。半个世纪以前,一位比利时智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先生告诉我们,人们是完全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能够把握、主宰和战胜命运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信。因此,我认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③一个人要自信,就要克服自卑,树立自信。1951年,英国女医生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X射线衍射中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经过研究,她大胆地提出了假设,并以此为题做了一次很出色的演讲。然而,许多人对她的发现提出质疑,怀疑她的照片的真实性和假说的可靠性。在这些压力下,弗兰克林也开始怀疑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医生,提出这样高深的理论问题,或许太不自量力了吧?她动摇了。于是,她公开否认了自己提出的假说,也没有再继续研究下去。后来在1953年,其他科学家却证实了这个假说,不自信的弗兰克林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④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第一个对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提出怀疑、否认,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及压迫,但他自始至终都相信自己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而非太阳绕地球旋转”的理论,也没有轻言放弃。最终,其日心说被印证了,哥白尼也成功了。如果他在人们提出怀疑的时候也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⑤自信并不是自负。古代的项羽在巨鹿、彭城两战中有了神话般的战绩,而垓下之败,只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自此不把东吴吕蒙、陆逊放在眼里,才导致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由于自负死于吕蒙之手;近代的日军侵华,日本天皇曾扬言1个月内灭亡中国,当他们真正见识到中国人的反抗,他们败局已定。
⑥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障碍,克服胆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避短;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
阅读第①段,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文章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成功的基石①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