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1)请将C图补充完整,使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图中的每种物质均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单质”或“化合物”);(4)A到C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在部分地区发生“抢盐”风波后,我国政府及时发布公告称:核事故对我国海域污染可能性极小,且我国85%以上的食盐是湖盐(来自内陆盐湖)而不是海盐。已知:盐湖原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泥沙和芒硝等。右图为芒硝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降温至40℃时,溶液中 (填“有”、“没有”)晶体析出。(2)为除去原盐中的泥沙,可先将原盐溶解,再通过 操作除去。(3)可用“夏季采盐,冬季捞硝”的方法来分离湖水中的芒硝和食盐。这种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填物质序号)。
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取信息后回答:(1)A、B物质都属于_____________ 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________________与A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曲线编号);(3)从A、B两物质的混合物中分离出B物质,一般采用_____的方法。
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