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460

水稻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 非糯性 (T) 对糯性 (t) 为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有人用纯种高秆非糯性水稻和矮秆糯性水稻, 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 步骤如下:

(1)①②③④中需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2)④过程表示育种过程中的幼苗必须用         处理,原因是花粉培养出的幼苗均为
     倍体, 具有         的特点。
(3)用上述亲本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还可以采用        育种的方法。操作步骤的不同之处在于得到F1之后应        
(4)已知非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变蓝黑色, 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紫红色。取上述F1水稻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一半呈现蓝黑色, 另一半呈现紫红色。该实验的结果验证了     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非糯性(T)对糯性(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