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共10分)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解释加点字词。(1)虽有嘉肴 (2)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故曰:教学相长也。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下列各题。(共9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 树林阴翳 翳:(2) 太守谓谁 谓: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列各题(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 (2)向:(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填序号) ① 其中往来种作 ② 见渔人,乃大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 既出,得其船 ④ 设酒杀鸡作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极狭,才通人。(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1~2题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