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的下阕中两次用到了“欲说还休”,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词的上阕是对下阕的对比衬托,诗人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尽”字极具内容,试作分析。结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请说说诗歌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①。【注释】①荆扉:柴门。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句展现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浣 溪 沙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7.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 杳杳寒山道【唐】 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请赏析诗歌第三、四句“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的写景特色。本诗写作在遣词方面极具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