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这“另一阶段”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能有①民族工业开始出现小浪潮 ②列强对华侵略开始资本输出为主阶段③孙中山等开始革命探索 ④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九○年代,对于传统文化应抱有怎样的态度?不妨听听当今学者的意见,他们普遍认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里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请问:当时作者所要求的变,基本上针对何者而言?
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痛经验,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片胡说」。请问:这位大臣经历的是那一次战争?
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进入另一次转型期,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关这个转变,下列叙述那些正确? ①随着工商业的进展及交通运输的发达,旧都市获得新生,上海的发展即为着例 ②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鼓励设置农业学校,各地成立农会,粮食的生产大量增加③受到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的思想趋向反传统,目的是在创造新文化④新式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风俗的改良,受益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甚大 ⑤西方科技的传入提高了经济生产力,城市与乡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