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已知化学反应: Z n + C u S O 4 = Z n S O 4 + C u
C u + 2 A g N O 3 = C u ( N O 3 ) 2 + A g
C l 2 + 2 N a B r = 2 N a C l + B r 2 B r 2 + 2 N a I = 2 N a B r + I 2 (1)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上述四个反应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反应③中的 C l 2 和④中的 B r 2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都从反应前的变成反应后的价.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出 Z n 、 C u 、 A g 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是.
(3)写出氯气和碘化钠 N a 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右图所示。(1)当为__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欲将t2℃时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3)t1℃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m g,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 (填“>”、“<”或“=”)m g。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我能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⑴________℃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⑵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⑶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小丽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2)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 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序号)。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5℃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