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阅读材料回答:(1)“魏主”指的是谁?(2)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3)“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4)“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分裂时期,造成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从东晋南朝开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元时期,南移的过程最终完成。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南方的原因有哪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1)1950-1958年,人民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发展农村农业生产?又有什么失误?(2)建国初期,为了解决广大的农民无地或少地的问题,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3)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这里“关闭的门”和“开启的门”分别指的是什么?(4)说说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农村实行了哪些富民政策或措施。(5)请你针对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提出不少于两点解决建议。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材料二 长期在中国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普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材料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情况表
请完成:(1)材料一中孙中山说“统一的国家”,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2)材料中的“历史意识”即民族意识。在清朝有许多民族团结的史实,请列举其中两例。(3)材料二中尼古拉斯·泰普如此赞扬中国的民族政策,你认为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5)据此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族分裂势力制造的打砸抢烧事件。
识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是_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_和_______的侵占。(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年回归祖国。(4)图三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件。(5)图三中两位握手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6)邓小平提出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