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明朝时期中外关系既有交往又有激烈冲突。探究一:和平篇(1)明成祖把下西洋的重托托付给郑和。郑和下西洋大约到达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探究二:冲突篇这一时期不仅有中外间的友好交往,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3)请列举明朝时期中外关系中冲突的典型历史事件,请写出两件。探究三:启示篇(4)从明朝前期的友好交往,到明朝中后期的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科举制创立于哪一个朝代?完善于哪一个朝代?(2)请写出为完善科举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个皇帝。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物品名称是什么?出现于何时?(2)据图判断,它出现于哪个地区?(3)它在货币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4)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古往今来,和平交往一直被人们所期望、所称道,为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也被人们铭记在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1)材料中的“大唐国”的建立者是谁?写出一例“大唐国”对日本的影响材料二 玄奘少年时出家,青年时期,在长安、成都等地走访名师,钻研佛经。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2)因为佛经中有许多疑难问题,玄奘决定到哪里求取佛经?后来他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了哪本书?这部书有什么研究价值?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材料三描述了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情况,当时在位皇帝是谁?文成公主入吐蕃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评价的?(2)“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秦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国家的统治?(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