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多个国家设有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纪念日是为了促使人类对历史保持长久记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昌盛的秦汉文化(1)造纸术: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时期由谁改进的?(2)请写出汉代两位著名的医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3)请写出《史记》的作者、内容、体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1)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3)“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缛,……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固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请回答:(1)材料1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区的经济情况?(2)材料2反映的情况和材料1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3)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这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5)用一句话概括“秦皇”“汉武”的作为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