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暴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蓝藻与该水域其他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2)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状态 |
藻类种群组成 |
|||||
铜绿微囊藻 |
鱼腥藻 |
斜生栅藻 |
汉氏菱形藻 |
薄甲藻 |
小定鞭金藻 |
|
重度富营养 |
50% |
25% |
14% |
10% |
0.5% |
0.5% |
中度富营养 |
5% |
40% |
42% |
12% |
0.5% |
0.5% |
轻度富营养 |
0% |
25% |
60% |
14% |
0.5% |
0.5% |
贫营养 |
0% |
0.5% |
10% |
11.5% |
10% |
68% |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鱼腥藻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单项选择)
|
1900年 |
1910年 |
1920年 |
1930年 |
1940年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基因A的频率 |
0.99 |
0.81 |
0.64 |
0.49 |
0.36 |
0.25 |
0.16 |
0.10 |
基因a的频率 |
0.01 |
0.19 |
0.36 |
0.51 |
0.64 |
0.75 |
0.84 |
0.90 |
A.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
B. 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适应新环境
C. 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D.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4)经治理后,该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这两个区域植物种类差别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河蟹同化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外,其余的全部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