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2)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 个营养级。(3)该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和 。(4)在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 这条食物链中,若鹰要增重lkg,(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 则需消耗绿色植物 kg,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 ,能过有性生殖中的 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 ,其产生的方向是 ,其来源包括 、 和 。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 ,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的基因频率为 。(4)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6)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 ,常见的隔离类型有 和 ,通常经过长期的 隔离而达到 隔离。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一旦发生了 隔离,就不会有 交流了。(7)通过对果蝇和其他生物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其中必要条件是 ,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 的方向。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而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培育新的优育品种。下列图表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依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育种方式Ⅰ中F2矮杆抗病的基因型是 ,F2表现型中需淘汰的类型点总数的比例是 ,选育过程中可采用 方法鉴定出其中的抗病品种,植物的锈病是由于霉菌的感染,霉菌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2)育种方式Ⅱ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 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将影响基因的表达。(3)育种方式Ⅲ获得单倍体细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从花粉粒到单倍幼苗形成,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是 。(4)图A,B中所示的技术名称分别是 、 。(5)据你所知,要利用纯合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抗病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几种不同方式
.如右图为谷氨酸发酵装置图。( 1 )图中3 、6 处是发酵罐夹层中水的进出口,水在发酵罐夹层流动的作用是 。( 2 )谷氨酸发酵液的pH 应控制在 7~8 范围内,随着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pH 变化趋势是 ,控制办法是 。发酵过程中,若谷氨酸积累过量,会抑制 的活性,导致合成途径中断,这种代谢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3 )如果在4 处通人空气,谷氮酸产量会 ,原因是 。
如下图是发酵工程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 )在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的比例。假如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来生产谷氨酸。则在扩大培养阶段的碳氮比是 ,在发酵罐内发酵时的碳氮比是 。( 2 )培养从配制好后,一定要灭掉培养基中的 ,其目的是防止 ,防止 。( 3 )假如用黄色短杆菌来生产赖氨酸,可用① 来提高发酵的产量。① 代表的菌种选育办法为 ,选育出不能合成 酶的菌种。生产的赖氮酸是此种生物的 代谢产物。( 4 )在发酵罐中发酵时,若要提高发酵罐中的溶氧量,可采用的措施是:① 调整 ② 调移 ( 5 )若③ 是单细胞蛋白,则③ 代表的发酵产品是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 ,aa基因型个体占20% ,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