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
【乙】游牛首山记
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客曰:“然。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
(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
【注释】①粤:此指桂林。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千丈见底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
B. |
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
C. |
宿山下僧舍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
D. |
皆如是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
B. |
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
C. |
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
D. |
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4)观察景物的角度多种多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采用了平视的观察角度;甲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观察角度是①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观察角度是②______。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美景,我心向往。请你为富阳一带的山、金陵的牛首山分别拟一则宣传语。要求:体现山中景色的主要特点,每则20字以内。
示例:奔流千里,木秀林密,三峡美景,天下无双!(仅供参考,句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