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氯原子,用“”表示氯气分子,如图为A、B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过程(恰好完全反应),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B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B分子模型;(2)已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该微观过程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分别能与乙,丙反应. (1)如果甲分别与乙,丙反应,所得溶液溶质不同,但组成元素相同,乙为单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丙,丙为化合物,请写出乙与丙的化学式:乙,丙. (2)如果乙可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丙,乙与丙的组成中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 : 1 .且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请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甲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2)检验某无色无味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
(3)将 C O 2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色. (4)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是:①②
(5)在"粗盐中难容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实验步骤是:溶解、、蒸发、计算产率.其中,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向一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边震荡边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画了如图,要表明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请看图分析: (1) b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
(2)图中部分线段有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重新画出溶液溶质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要求标出 a b c 折线点)
柳州晚报报道,2013年1月18日,一辆载有约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之一是;它泄漏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说明硝酸与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产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21%的气体,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燃气热水器不能安装在浴室内,原因主要是:当可燃性气体燃烧不充分时,易生成有毒的气体. (2)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3)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4)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5)五菱汽车是柳州汽车工业的一张名片,汽车车体钢铁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除了美观外,最主要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