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改编】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任意东西( ) ⑵蝉则千转不穷( )(3)经纶世务者( )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本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 读完此文,请你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
【改编】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后面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叩( ) (2)再( ) (3)臭( ) (4) 烨然 ( ) 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作者宋濂为什么能够这样勤奋苦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颂之声闻户外。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如斯而已乎 ( ) ②稍长 ( ) ③既逃难徂徕山 ( ) ④始得《易》王辅嗣说( ) 下列各句中的“其”与“吾非其师也”中的“其”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 他 日 必 有 大 过 人 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结合选文,简要说说文中的许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骈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执策而临之 策 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你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呢?
【原创】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未尝识书具 (2)收族为意 (3)即书诗四句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2)泯然众人矣。 仲永的变化,从文中找依据,阐述导致变化的原因。 一个天才蜕变成一个普通人,让人扼腕叹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