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分别是镁片(无锈)、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铜粉末、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用两个圆圈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在常温下能反应,且A与B反应无现象,A与C反应生成D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B周围画出C、D、E,并将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标在圆中(2)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描述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A与C不含相同元素,E含钠元素,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则:(1)A的化学式是 ;D物质所属类别是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能吸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B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A﹣Z都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一种主要原料,俗称小苏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和M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E是液体,Y、Z是黑色固体,N是红色粉末,G是一种碱,农业上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有如图反应关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有还原性的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6分)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1)写出A、E的化学式:A: ,E: 。(2)写出B+D→C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填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