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从诗歌体裁上看,这是近体诗中的? 诗中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这首诗突出了意象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古钗叹 唐·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 凤凰宛转有古仪,欲为首饰不称时。 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 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 【注】张籍(约768—约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苏州)。官卑职微,刚直不阿,一身贫苦,此诗作于诗人十年屈居太祝(小官)期间。 怎样理解“不用还与坠时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前人说此诗“所寄托便在弦指之外”,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临平①道中 道 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简析“弄”字在首句中的表达效果。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词鉴赏(共20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鸭这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