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是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图2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①表示 。(2)图1中制造抗体的细胞是[ ] ,该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填一种细胞器名称)。(3)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属于 免疫。(4)参照图2曲线,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应采用方法 (填①或②)较好。
下图中图1表示次生林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2)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剧烈的是__________期。(3)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4)次生林群落中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的能力。(5)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
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上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小组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________。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表现为 。 (2)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紊细胞感知,原因是 。 (3)已如乙酣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双向/单向)的。 (4)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 (5)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大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 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涉及 个神经元,含有 个突触。 (2)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是 、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 (3)已知ab=bd,则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 次。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 (2)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 ,这是由于激素A、 B的含量 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