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 。(2)将t1℃140 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此时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 g,可用曲线上的 点表示。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物质。
下面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②生成氧气时,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怎样验满氧气?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已知;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①仪器D3的作用是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不纯的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 g,通入氢气充分反应后,若仪器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增加1.8g,则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 。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等于”)12%。(3)配制时应选择 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点P表示 。(2)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 g(不含结晶水)。(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6)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 的方法。
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2)用方程式表示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的原因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等。(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
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木炭还原氧化铜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在实验室里,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硝酸银很不稳定,在光照的条件下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