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题。暮热游河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秾①,披襟拦得②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①秾:草木茂盛。②拦得:挡住,承受。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回答。 第三、四句生动形象,请作具体赏析。
诗歌赏析田 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泊秦淮》,完成后面问题。(共6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这首诗后两句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回答后面的问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从诗中的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描绘的是早春的景色?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春江水暖鸭先知”也反映了一定的哲理意义,你知道吗?
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下面问题僵卧孤村不自哀,国尚思为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一语双关,应怎样理解? “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于1936年写的一首词。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词有词牌,本课词牌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指出词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翻译该句。(1)该句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翻译: 本文用“ , ”。两句由上阕自然转入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在结构上起到了 作用。下列对该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