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性情和善的年轻男子,平常做梦也不会把刺刀插进任何乡下孕妇的肚子;一旦驾起飞机,却可以轻而易举对着伦敦或柏林的满城人口摁下按钮投下炸弹,或在长崎投下末日的原子弹。”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此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1870年)9月3日晚7时,一批巴黎市民率先走向街头,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废黜被俘的、应对战败负责的皇帝,实行共和制度……次日凌晨,更多的市民涌向了街头。”材料反映的事件
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