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将到来之际,著名学者杨天树在《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反对奴隶制度
主张权利平等
抨击贫富差别
具有人文精神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