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题目。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中描写了 、 等具有鲜明时令特征的景物,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从语言赏析的角度,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唐•杨巨源诗家②清景③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④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①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②诗家:诗人。③清景:美景。④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诗中第二句哪两个字暗示了早春的“早”?诗的三、四句写了阳春的绚丽景色,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7约客 赵师秀 (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择该项的理由:
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临水的村庄、疏落的篱笆、 ▲ 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和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整首诗表现出的诗人的心情是 ▲ 。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妙在何处。(4分)最后两句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