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4至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是指什么事件?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时刻挂在嘴边的话(如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唐太宗认识到哪一实质性问题?(1分)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1分)材料二 《贞观政要》里的几句话(已作放大处理)(2)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盛世局面?(1分)结合材料二,说一下此盛世局面与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关系?(2分)材料三 《唐语林》摘录(3)《唐语林》中的“上”是指谁?(1分)“开元初”是指什么时期?(1分)(4)材料中的“上”是如何“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2分)由此出现的“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局面被称作什么?(1分)材料四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拨翟,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卷,非但人得荐士,亦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是,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5)材料四主要反映了武则天采取的哪一措施?(1分)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这与材料三《唐语林》“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关系?(2分)(6)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怎样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品中考网
材料二 他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节选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A、B两处的填空。(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政策导致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从唐朝到清朝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以此为主题,七(1)班同学进行了一些资料收集,以下是成果展示。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资料一 当时的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到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资料二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区。请回答:(1)根据图片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成公主入藏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朝代?(2)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蒙古族南下侵扰,根据图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长城的东起点是哪里?(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文字资料一中的“当时”应该是什么朝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哪一少数民族?(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一个措施。(5)针对“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回答,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3)材料三中故宫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何时召开的?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1980年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4)中共十五大,什么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