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国主要朝代更迭顺序,填写以下空格。(每空1分,共5分)秦---( ①)三国 ---两晋---( ②)---隋---( ③)五代十国---( ④)---元--- 明 --- 清---民国①( )②( ) ③( )(都城 )④( )
阅读下列材料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2)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情况?(2)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2)《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3)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4)请给两幅历史地图中反映的移民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命名,填入图的标注中。(5)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
材料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商鞅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孝文帝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皇帝?(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孝文帝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3)试分析两次改革成功的原因。(4)从社会发展角度,你怎样看待商鞅和孝文帝的历史作为?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剧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背景链接:20世纪初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谈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两例,2分)(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