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进程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三国史实为基础的长篇历史小说。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后,对比所学三国历史,形成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阅读《三国演义》,就能了解三国的真实历史
《三国演义》取材于史实,属于一手文献史料
《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不能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史实
《三国演义》有助于理解历史,但需要和真实历史相结合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材料所反映现象的背景是( )
唐朝人大多没见过世面
唐朝经济繁盛,人们生活奢华
北宋沈括看不起唐朝人
北宋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唐朝
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度( )
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史记》中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众)以逆京师?’”针对这种形势,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休养生息
盐铁专卖
实施“推恩令”
北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