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风 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①。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②。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③。心断新丰酒④,销愁又几千⑤。【注释】①羁泊:长期漂泊。②青楼:富人家的高楼。③旧好:老相好。④新丰酒:新丰产的美酒。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⑤几千:几千文。李白有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找出《风雨》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短文,说说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①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②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注释】①柴桑:今江苏九江境内。②属:写。
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 陶渊明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加点词 ①屋舍俨然 ②便要还家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