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___(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4)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
(15分)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试剂X是 。由溶液D是 。 (3)在步骤Ⅱ时,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通入溶液A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4)溶液E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表明滤液中不存在Fe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 (5)用固体F继续加入热的稀H2SO4,同时不断鼓入空气,固体溶解得CuSO4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工业上常用溶液E经进一步处理可制得净水剂Na2FeO4,流程如下: ①测得溶液E中c(Fe2+) 为0.2 mol·L-1,若要处理1 m3溶液E,理论上需要消耗25 % 的H2O2溶液___kg。 ②写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
研究性学习小组用Na2SO3与硫酸溶液(硫酸与水体积比1∶1)制备SO2并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D中的实验现象是 ,C、E中溶液都褪色,分别体现SO2 、 性质。 (2)需在方框中画出 装置, 装置(只填写,不画图)。 (3)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为了清楚沉淀的物质,研究小组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你认为留下的沉淀物是 ,形成该沉淀的反应方程式有: 。 为了进一步验证沉淀原因,研究小组另取BaC1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及时加入少量苯液封,然后再通SO2,结果发现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研究小组改进A装置(如图),再进行实验,B中没有出现浑浊。下列气体可作为X气体的是 (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A.CO2 B.NH3 C.O3 D.N2 E.NO2 SO2为空气污染物,研究小组为测定某工厂区空气中SO2的含量,取10m3(标准状况)的空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将产生的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用电子称称其质量为0.233g,则:①沉淀洗涤要干净,检验洗涤已经干净的实验操作是 。 ②试计算此空气中SO2的浓度(列出计算表达式并计算结果,结果单位用mg/m3表示) 。
海水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化学资,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规定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KIO3(碘酸钾),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方法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当转移0.2mol电子时,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和是 (标准状况下)。 (4)以海边贝壳为原料可以制取石灰乳,贝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写化学式)。 (5)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自海水,由“母液”制“镁”的过程中,发生了 个复分解反应(填数目)。 (6)电解氯化镁所得的氯气,除用于生产盐酸外,还可以用于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 (写化学式)。 (7)溴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剩下的母液(也叫卤水)中,Br-的浓度较大,工业上 制备的Br2的操作步骤为: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卤水中,生成Br2,利用热空气将Br2吹出,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 。
(10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为 。 (3)B装置的名称是 ; E装置的作用是 。 (4)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有a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b的代数式表示) 。 (6)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小组分别对氨的相关实验进行了研究。 (1)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 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2)甲组通过右图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验证了氨有还原性,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硬质玻璃管中氨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组将足量氨气不断通入滴有酚酞的AgNO3溶液中,现象为 , 反应结束所得溶液中除了H+、OH-、NH4+外还主要含有的离子有 。 (4)乙组欲制备氮化镁,查阅资料发现氨跟氧化铜反应可以制备氮气(2NH3+3CuO3Cu+N2+3H2O),而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立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乙组提出了如下制备氮化镁的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空气已排除;图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你认为此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