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系消毒剂的作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矾净水原理(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失效原理(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溶液的工艺流程如示意图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的气体产物,实验室中通常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粗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 (选填a、b、c)。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了有效地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选填a、b、c)。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浓缩、冷却、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6)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和NaOH反应,请写出Cl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RCHO+CH3COOR’RCH=CHCOOR’ 请回答: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C→D的反应类型为 。 (2)B+D→F的化学方程式 。 (3)E的结构简式 。 (4)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个,其中四个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4.9、9.7和 12.4。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 (2)实验室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 (3)“浸渣”中的物质是 (化学式)。 (4)“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 ,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 。 (5)“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 (填名称)。 (6)单质硼可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1=-99kJ·mol-1 ,△H3=+41kJ·mol-1,则△H2=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若开始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其判断理由是 。
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 (1)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5)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 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