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黑颖品系和黄颖品系杂交,F1全是黑颖,F2的分离比是:黑颖12:黄颖3 :白颖1。请据此分析回答:(1 )控制小麦颖色的基因有______对,符合______定律。(2) 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白颖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等位基因用A、a; B、b表示)(3) 为了进一步确定以上判断,可进行测交,即用题中的______和______杂交,若测交结果为____________,则证明以上判断是正确的。
观察一片树林发现,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光斑随着太阳的偏移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白天适宜温度下人工照射某植物叶片形成光斑,并从实验中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光斑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2)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内,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是 。(3)图中c点时,光反应速率 暗反应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4)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至原水平的原因是 ,而此时,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5)从光斑开始照射到A点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从A到C点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下图图甲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其跨膜运输与图甲曲线①和②相符,那么物质X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 。(2)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是否会停止? ,为什么? 。(3)图乙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原因是 。(4)在乙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下图甲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是该动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 。(2)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葡萄糖在细胞的[ ](填序号)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3)在图甲表示的细胞结构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4)甲图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参与这一过程的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6)根据乙图在方框中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期)的示意图,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12分)某植物叶片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叶片颜色的表现型有三种: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表现为黄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为淡绿叶,其余表现为绿叶。(1)绿叶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二种)的植株自交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2)表现型为绿叶和黄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2绿叶∶1黄叶∶1淡绿叶,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一绿叶植株,为鉴定其基因型,研究人员利用该植株与淡绿叶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①若F1表现为2绿叶∶1黄叶∶1淡绿叶,即可确定的亲本绿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②F2中,若绿叶∶淡绿叶为3∶1,则该亲本绿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绿叶∶黄叶∶淡绿叶为__________,则该亲本绿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下图甲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2)在图甲a~e阶段中,能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的是________段,该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该生物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将此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乙所示时期时,细胞中含放射性的DNA占总DNA的________%。(4)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中的细胞,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它使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发生CD段变化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