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医院输液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的部分内容。据此回答以下问题(答案保留2位小数):(1)该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2)已知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缓慢氧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6H12O6(s)+6O2(g)= 6CO2(g)+6H2O(l) ∆H=" -2804" kJ•mol-1。则该瓶葡萄糖注射液大约可为病人提供 kJ的热量。解答过程:
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原电池原理填写下表:
(2)电极类型除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有关。(3)根据上述电池分析,负极材料是否一定参加电极反应?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电池的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甲_______,丙_______,戊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增强或减弱)
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验用品:电极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________(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3)实验装置:(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极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__极,电极发生了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中负极为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
【实验目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电池装置。【实验用品】电极:镁条、铜片、铁片等。【电解质】果汁(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其他】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500 mL烧杯。【实验方案】①Cu—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橙汁;②Cu—Fe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苹果汁;③Fe—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柠檬汁。【实验操作】用导线分别将三种方案中的金属片连接到金属夹上,分别将金属片两两插入到盛有果汁的三个500 mL的烧杯中,用发光二极管两端分别接触三种方案中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夹。观察现象,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三种方案中发光二极管均发光。【实验结论】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回答问题:(1)连接装置时活泼金属接二极管的________极上,较不活泼金属接二极管的________极上。(2)在方案①②中铜作电极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方案①③中镁作电极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方案②③中铁作电极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方案③中负极反应为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可观察到铜片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500mL 2 mol·L-1的稀硫酸,构成铜锌原电池(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 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