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2008年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过程。(10分)
近几年来,在少数外企中,大量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变成了“实习生”,企业只支付低额的实习费用,又不缴社会保险;有的定额标准偏高,劳动者为完成定额不得不超时加班,却拿不到加班工资。(1)材料中企业的做法侵犯了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2)劳动者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材料一: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拟在今后两年的时间内安排4万亿资金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材料二:2008年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具体介绍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运用所学知识分析,“4万亿”投资构成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作用的?
近年来,《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丰富了荧屏,带来了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节目的文化本性。 (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就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设计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10年7月1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为原型的电影《第一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沈浩忠于人民,忠于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在沈浩身上既有传统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公仆精神,更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性。这融合成了为民爱民、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积极创新、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沈浩精神”。材料二 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少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沈浩用生命铸就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阔步前进!(1)沈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你谈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理由。
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情人节”“圣诞节” 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2分)(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 6分)(3)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