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装置B的最适宜的试剂是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认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下图中装置 与 之间连下图所示的 装置(填序号).
用实验室准确配制的0.100mol/L的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其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一支碱式滴定管(如图有两只滴定管,你选择哪一只?) (填写对应字母),用少量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水洗后的碱式滴定管,再加入标准的0.100mol/L的NaOH溶液并记录液面刻度读数;②用酸式滴定管精确地放出25.00mL待测盐酸,置于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酚酞试液2滴;③滴定时,边滴边振荡,同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锥形瓶内溶液由 (填写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④记录液面刻度读数。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再重复测定两次,实验结果记录见下表:
测得未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小数点后3位)。⑤如果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刻度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对滴定结果稀盐酸浓度的影响是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以下问题:(1)在A试管中配置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都末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试管中所装溶液应为_________,乙酸乙酯生成后,将在该溶液的___________(填“上”或“下”)层,分离出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这位老师采用球形干燥管代替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B中液面以下,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_____________。(2)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 ,然后慢慢将 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3)在该实验中,若用1 mol乙醇和1 mol 乙酸在浓硫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 mol乙酸乙酯的原因是 。(4)锥形瓶中得到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欲得到乙酸乙酯并闻到它的气味,需将混合液先用 溶液处理,再用 (填一种仪器名称)分离。(5)葡萄糖是生命现象中的一种能量物质。现取少量葡萄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后现象是 ,说明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 。④ NaOH溶液的作用 (2)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 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 2CO3 e.CuSO4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1) 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______。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 _____。(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4)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