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实验现象为。
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1)已知:C(s)+O2 (g) ===CO2(g) △H1=﹣393.5kJ·mol-12H2(g)+O2(g)=== 2H2O(g) △H2=﹣483.6kJ·mol-1C(s)+H2O(g)=== CO(g)+H2(g) △H3= +131.3kJ·mol-1则反应CO(g)+H2(g)+O2(g)=== H2O(g)+CO2(g)的△H= 。 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2)336L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电子。(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S),是用煤气(CO+H2)作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做电解质,以金属镍(燃料极)为催化剂制成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H2-4e-+2CO32-===3CO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 。(3)密闭容器中充有1 mol CO与2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此时在B点时容器的体积VB 10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C t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情况下,为提高CO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两点即可)
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和C属同一主族,D和E属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D的原子序数比E小5,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被称为晶胞。中学教材中NaCl晶体结构即为NaCl的一个晶胞。已知FexO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1。实验测得FexO晶体的密度为5.71g/cm3,晶胞的边长为4.28×10-5m。NaCl的晶胞如图所示:(1)求FexO中X的具体数值(精确至0.01)为 ,晶体中Fe元素只有+2和+3价,则在Fe2+、Fe3+ 的总数中,Fe2+所占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至0.001)为(2)此晶体的化学式为 (3)晶体中与O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e2+或Fe3+所围成的几何构形是(4)晶体中,Fe离子间最近距离为 cm
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元素B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2)元素A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 。(3)元素B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D2H2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5)A、C、D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T、X、Y、Z、R、W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W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属于ds区元素,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T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③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④Z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n+2;⑤R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1)X、Y、Z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 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Y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R的氢化物分子间不易形成氢键,原因是 。(3)W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该元素与元素Y 、T能形成的[W(YT3)4]2+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画出其结构式_____________(4) T、X、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它的分子式为XT2Z,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该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_____ 杂化,1molM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 。(5) T和Z可以形成个数比为1:1的分子,其中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通常情况下,该分子与水任意比互溶的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