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385

1990年美国科学家对一个免疫缺陷症的四岁女童实施了基因治疗,即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导入取自患者的淋巴细胞中,使淋巴细胞能产生腺苷酸脱氨酶,然后将此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半年后该女孩产生抗体的能力显著改善。从90年成功转移腺苷酸脱氨酶基因到现在,大部分基因治疗的临床实验,都是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在体外完成基因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扩增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
(1)腺苷酸脱氨酶基因可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淋巴细胞中,选用淋巴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这女孩长大后结婚,将该正常基因传给后代的几率为__;
(2) 基因治疗过程中通常要对受体细胞进行培养,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营养全面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不慎混入了一种细菌,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全部死亡。从科学严谨性的角度考虑,能不能直接认为这些细胞的死亡就是该种细菌作用而导致的?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上题实验的结果为A组中细胞死亡,B组中正常存活,说明是该种细菌的作用导致了细胞的死亡。对此现象,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该细菌本身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两种说法哪种正确,某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步骤进一步验证,请你作出适当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实验装置置于与上述实验完全相同的无菌条件中培养,定期进行观察检测。结果与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为细胞正常存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结果为细胞死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1990年美国科学家对一个免疫缺陷症的四岁女童实施了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