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试写出其名称____________。
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由硫化氢获得硫单质有多种方法。 (1)将烧碱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1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阳极区发生如下反应:S2-—2e-S (n—1)S+ S2- Sn2-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电解后阳极区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硫单质,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 (2)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 ②反应中当有1mol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 ③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有 (3)H2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2。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H2S在高温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锌是制备荧光粉的原料之一。工业上由锌白矿(主要成分是ZnO,还含有Fe2O3、CuO、SiO2等杂质)制备Zn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的Fe3+、Zn2+、Fe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6.5,9.7。 (1)浸取过程中提高浸出效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任答一条),ZnO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适量锌粉的作用为:①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2+;② 。 (3)氧化过程中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加入适量Ca(OH)2调节溶液pH,促进Fe3+水解,Fe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a(OH)2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
苯甲酸苯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用二苯甲酮制备苯甲酸苯酯。 制备苯甲酸苯酯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20mL浓H2SO4与40mL冰醋酸在下图装置的烧杯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 步骤2:向烧杯中继续加入过硫酸钾25g,用电磁搅拌器搅拌4~5分钟,将二苯甲酮9.1g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到上述混合液中,控制温度不超过15℃,此时液体呈黄色。 步骤3:向黄色液体中加水,直至液体黄色消失,但加水量一般不超过1mL,室温搅拌5h。 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冰水中,析出苯甲酸苯酯,抽滤产品,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1)步骤1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的原因为 。 (2)步骤2中为控制温度不超过15℃,向混合液中加入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方法是 。 (3)步骤3中加水不超过1mL,原因是 。 (4)步骤4中抽滤用到的漏斗名称为 。 (5)整个制备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会出现褐色固体,原因是 ;除去该固体操作为 。
高分子纳米活性钛无霸是钛氧化物经过光照射,在其表面产生氧化性极强的活性离子,这种活性离子可以分解存在生活空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甲醛、氮氧化物等)。 (1)Ti2+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 。 (2)甲醛分子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1mol甲醛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3)甲醛易溶于水,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 (4)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 (5)某含钛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氨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1)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合成尿素 ①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 ΔH=-159.47 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 ΔH=+ 72.49 kJ·mol-1 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ΔH= kJ·mol-1。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 + 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氨气易液化,便于储运,可利用NH3作储氢材料 已知:2NH3(g)N2(g) + 3H2(g) ΔH=+92.4 kJ·mol-1 ① 氨气自发分解的反应条件是 (填“低温” 或 “高温”)。 ②其他条件相同,该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氨气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在600℃时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填催化剂的化学式)。c点氨气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 。 (3)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物质(用NH3表示)和氯化物,把垃圾渗滤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电极为惰性材料)进行电解除去NH3,净化污水。该净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电解产生氧化剂,第二步氧化剂氧化氨氮物质生成N2。 ①写出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