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容易
  • 浏览 1735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

核糖

B.

ATP

C.

核糖体

D.

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  植酸酶(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  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
③  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
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据图回答:
①  图中基因组文库(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  BB过程需要的酶是AC过程中(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  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
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形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