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生物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215

2004年12月12日,我国首次开展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有8名志愿者接种了艾滋病疫苗(或安慰剂),标志着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已与国际同步。据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杰介绍,这次他们从18岁到50岁非感染健康人群中选择49名志愿者接受长期临床研究,分8批进行,采取双盲对照、随机分组的方法。请回答:
⑴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HIV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HIV能够攻击人体的____系统,使________细胞大量死亡。
⑵HIV和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认为安慰剂和艾滋病疫苗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不对所有志愿者均接种艾滋病疫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由于采用双盲对照,所以无论是开展临床研究的医生,还是志愿者本人,均不知道其注射的针剂是疫苗还是安慰剂。假设实验结束时发现,由于疏忽,某志愿者无接种试剂编号记录(其他志愿者的结果表明,该疫苗有效),如何确定该志愿者接种的是疫苗还是安慰剂?其方法是检测其血清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⑸8名志愿者接种后,为何还要进行多批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研究表明,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细胞中存在逆转录酶,说明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艾滋病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4年12月12日,我国首次开展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