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西]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缠足、坐轿
B. 唐代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
C. 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
D. 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 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 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 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 "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2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4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  )

A. 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 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 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 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 土地改造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以下对国防现代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科技强军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 经济发展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C. 现代化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军队的规模和数量
D. 国防现代化需要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你能从下面两幅地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

A. 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 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
C. 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 东方人传统保守,西方人冒险进取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奴隶制的存废--激化美国南北矛盾,导致内战爆发
C.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苏俄新经济政策--促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通过加冕成为最高统治者        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非洲在近现代历史上饱受西方殖民侵略,但非洲人民从未放弃过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下列选项属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成果的是(  )

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 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D.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该客轮的背景资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置电脑
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观察图示,回答问题。
          
(1)结合图示信息,写出①、②出空缺的内容。
(2)上述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筑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的建筑在建筑特点或建筑材料上有何不同?
(2)图三、图四所示的水利建筑工程有何共同之处?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化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早期建筑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要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逐渐繁荣起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四   1949-2006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
(2)概述材料二中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观察材料四柱状图,说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并简述理由。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五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并归纳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五,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说明其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五中,中日两国的变革在目的上有何异同?
(4)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一成一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历经动荡冲突。如何制止暴力冲突,促进和平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合作与对抗"这一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索,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归类梳理】

时间背景
合作史实
一战前后
①三国同盟 ②三国协约 ③巴黎和会 ④华盛顿会议
二战前后
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⑥雅尔塔会议 ⑦联合国 ⑧北约 ⑨华约
⑩万隆会议 11欧盟 12世界贸易组织


(1)上表中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对抗背景下合作的史实。请根据提示类别,填写对应事件序号。
类别一:军事组织 序号:类别二:国际会议 序号:(2)表中的史实反映了一战以来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任务二 【质疑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他们解答。
(要求:两个问题需分别作答)
 
任务三 【反思总结】
(4)你认为20世纪以来导致世界暴力冲突不断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