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的建筑在建筑特点或建筑材料上有何不同? (2)图三、图四所示的水利建筑工程有何共同之处?
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据此回答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具体内容有哪些? (3)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汇集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请回答: (1)填表对照学习
(2)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 (3)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明确提出了 ,成为孙中山领导的 的旗帜。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终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驱除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这一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所指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条约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 (3)“赔偿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4)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詹天佑、魏源、严复都是近代中国科技文化领域里的重要人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人的主要成就 (2)这三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读图并简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这三幅画面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一、二人物分别是谁? (3)图三反映的事件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