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城市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尽量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B.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离子键、共价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盐酸与碳酸钡反应: CO32-+2H=CO2↑+H2O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
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
D.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式表示物质分子的是(  )

A.氯化铵(NH4Cl) B.二氧化硅(SiO2 C.白磷(P4 D.硫酸钠(Na2SO4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NaOH和CCl4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加酚酞试液 B.与铜片反应
C.加BaCl2溶液和硝酸 D.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纸上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以下装置能实现预想的是(  )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在2L密闭容器内,发生:2NO(g)+O2(g)⇌2 NO 2(g),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B.v(NO)=2v(O2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的O2,同时生成2amolN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2S>H2O    B.离子半径:Na+>Cl>F
C.碱性:NaOH>Mg(OH)2>Al(OH)3  D.熔点:金刚石>干冰>食盐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HCl气体溶于水 B.液氯汽化
C.氯化镁受热熔化 D.二氧化硅受热熔化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的元素符号为C  B.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C.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 D.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素M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M、N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则M、N所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

A.MgF2 B.MgCl2 C.CaCl2 D.CaBr2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 B.XeF4 C.CCl4 D.SO2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度,取5 mL 0.5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下列实验操作能验证该反应是否存在限度的是(    )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产生
B.再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是否变为紫红色
C.再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否白色沉淀产生
D.再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色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解Cu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最先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

A.H2和Cl2 B.Cu和Cl2 C.H2和O2 D.Cu和O2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在电池内部,H向b电极附近运动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Zn+Cu2=Cu+Zn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A
B
C
D
正极
Zn
Cu
Zn
Fe
负极
Cu
Zn
Ag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CuCl2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若用铁片改用铁粉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破坏1 mol H—H键、Cl—Cl键、H—Cl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243 kJ、432 kJ能量,则由H2与Cl2生成1 mol HCl总的过程需要(  )

A.放热185 kJ    B.吸热185 kJ C.放热92.5 kJ D.吸热92.5 kJ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1);△H=2(a-b-c)kJ·mol-1
B.N2(g)+3H2(g)=2NH3(g);△H=2(b-a)kJ·mol-1
C.N2(g)+H2(g)=NH3(1);△H=(h+c-a)kJ·mol-1
D.N2(g)+H2(g)=NH3(g);△H=(a+b)kJ·mol-1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Al与稀H2SO4的反应中,已知10 s末H2SO4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Al2 (SO4)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02 mol·L-1·s-1 B.0.04 mol·L-1·s-1 C.0.06 mol·L-1·s-1 D.0.18 mol·L-1·s-1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 M  
B.t1时,M的浓度是N浓度的2倍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00 mL某混合酸中,c(HNO3)=0.4 mol·L-1,c(H2SO4)=0.1 mol·L-1,向其中加入1.92 g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5 mol·L-1 B.0.30 mol·L-1 C.0.225 mol·L-1 D.无法计算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小,X 与W 同主族,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Y、Z、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问:
(1)X是     Y是     Z是     W是     (填元素符号)
(2)写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写出Y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久置后呈现黄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制取Y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 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在0~t1、t1~t2、t2~t3、t3~t4各相同的时间段里, 收集到气体最多的是_____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小的是__________时间段。
(3)t1~t2时间段里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t2~t3时间段里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填“温度”或“浓度” 或“压强” 或“催化剂”)(提醒:多填不得分)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图1所示的Ⅰ和Ⅱ装置组合与Ⅰ和Ⅲ装置组合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夹持仪器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Ⅰ和Ⅱ装置或Ⅰ和Ⅲ装置组合,实验前须检验                  
(2)在Ⅰ和Ⅱ装置组合中,若a为浓硫酸,b为铜粉,c容器中盛放品红溶液,旋开f后,给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               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Ⅰ装置中,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欲制取氨气并证明氨水有碱性,最好应选用   (填“Ⅱ”或“Ⅲ”)装置与其组合,原因是                
(4)在Ⅰ装置中,若a为可能含有Mg2、Cu2+、Al3+、Fe3+四种阳离子的水溶液,b为过氧化钠固体,旋开f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放出氧气,过氧化钠固体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2,则a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写化学式)
(5)在图2中A→B段反应过程中溶液所增加的阴离子是         (写化学式)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回答问题:
(1)A装置是将    能转化为     能。
(2)Zn是    极, 电极反应式为      ;    Cu电极反应式为         ;
Pt是    极, 电极式为          ; 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
(3)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石墨电极增重6.4g,则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摩尔,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八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