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写到:“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对这一现象分析最准确的是

A.汉朝的选官制度致统治基础扩大 B.农民战争基本上摧毁了世袭贵族势力
C.汉朝开启中国平民政治时代 D.平民参政使汉代社会矛盾缓和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图中各项税收变化情况不能说明

A.小农经济衰落致使农业税锐减 B.工商税逐渐成为国家税收的支柱
C.明代税赋支付以白银为主 D.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这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宣告确立
C.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宪政基础奠定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的发展
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8年,英国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种痘、煤烟、食品掺假等条例之中。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环境问题
B.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带来新问题
C.新航路开辟带来航运中心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改善了英国形象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国王和两院一样有提出法律的权利”,“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

A.统一后的德国不过是用议会装潢出来的封建君主专制
B.普鲁士的国家制度已经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C.普鲁士在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同时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D.普鲁士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对这一措施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

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 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
C.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面漫画,根据漫画我们能得出的认识有

A.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B.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C.国际社会形成两大阵营 D.联合国强势干预美苏争霸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
文化思潮的是

A.《唐璜》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母亲》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封建庄园时代,英国的耕地以敞田制(Openfield)为基础,属于公共型(Commontype)。即为了使每个成员得到大致相当的土地,便把耕地按肥瘦、远近、干湿分成若干“条田”,在村民中分配。这样,每个农民的土地便散布在不相连接的几块土地上……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不利于个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大约在十四五世纪,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本身愿意将各自分散的条形地互相交换(或收买过来),加以圈围,这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某种意义上的圈地。
15世纪末以后,由于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羊毛价格日益上涨,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与此同时,新航路开通之后,在英国发生的价格革命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额定地租的实际收入日益减少。于是那些贪得无厌的贵族、庄园主便改变了土地经营方式。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圈地,开办牧场,从事养羊业。真正意义上的圈地运动开始了……列宁也对圈地运动予以高度评价:“从亨利七世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其资本主义生产是这样无情地处置了农业中各种传统关系,并使这些关系与自身相适合并服从于自己的。从这一方面看,英国是最革命的国家。”
——整理自吕晔等的《简论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当前土地流转的启示》
材料二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摘编自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的观点。
(2)综合材料一、二,比较近代英国与当代中国在处理土地关系问题上的主要异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流转对于我国当前农村改革的意义。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角贸易(英文:triangular trade 或 triangle trade)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其贸易路线起源于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贸易。通常我们提到三角贸易,总会想到的是那罪恶的黑奴贸易。其实三角贸易,也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下图1、图2、图3描述的是先后三个时期的三角贸易。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信息进行全面解读。

图1                                   图2

图3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相同点。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有何重要不同之处,并据此谈谈对我国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启示。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1)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材料一、二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
(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

来源:2014届湖南衡阳市高三联考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