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2.3.1化学反应的速率练习卷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
B.在同一反应中,用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值是相等的 |
C.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进行的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D.可用单位时间内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速率 |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1 mol·L-1·s-1 | B.v(O2)=0.001 mol·L-1·s-1 |
C.v(NO)=0.001 mol·L-1·s-1 | D.v(H2O)=0.045 mol·L-1·s-1 |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
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可分别为
①v
A.=0.15 mol/(L·s) ②v | B.=0.6 mol/(L·s) ③v | C.=0.4 mol/(L·s) ④v | D.=0.45 mol/(L·s) |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________;
(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
(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的速率有快有慢________;
(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1的盐酸和1 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________;
(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葡萄糖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较高的温度,可是在人体里,在正常体温(37 ℃)时,就可以被氧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 B.铝条的表面积 | C.溶液的温度 | D.加少量Na2SO4 |
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 mol·L-1·s-1,则此段时间内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5 mol·L-1·s-1 | B.6 mol·L-1·s-1 | C.2 mol·L-1·s-1 | D.3 mol·L-1·s-1 |
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 2C(g)
起始浓度(mol·L-1) 3.0 1.0 0
2 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
A.9∶3∶4 | B.3∶1∶2 | C.2∶1∶3 | D.3∶2∶1 |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
反应温度/℃ |
Na2S2O3溶液 |
稀H2SO4 |
H2O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A |
25 |
5 |
0.1 |
10 |
0.1 |
5 |
B |
25 |
5 |
0.2 |
5 |
0.2 |
10 |
C |
35 |
5 |
0.1 |
10 |
0.1 |
5 |
D |
35 |
5 |
0.2 |
5 |
0.2 |
10 |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金属质 量/g |
金属 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 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 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3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时,容器中有________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