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2-2013学年山东文登初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某学习小组讨论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对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些俗语反映了(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时必须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C.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反映所感知的事物
在观察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时,应注意观察比较它们的( )
A.不同之处 B.相同之处 C.体型大小 D.外部形态
某同学提出问题:“我校眼睛高度近视的同学有多少人?”,请问解决该问题适宜用以下哪种方法( )
A.对照实验 B.小组讨论
C.调查法 D.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下列关于调查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B.调查范围很大时,可以抽样调查
C.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调查植物时,发现喜欢的果实可随意采摘与大家分享
某小组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归类,他们将蚂蚁、蜜蜂和蝴蝶分为一类,把兔、鼠和蛙分为一类。他们的归类方法是( )
A.按照陆生和水生划分 B.按照家畜和家禽划分
C.按照空中飞行和陆地奔跑划分 D.按照形态结构划分
下列关于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假设→表达交流→发现问题→作出结论
B.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假设实验结果→作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D.进行实验→发现问题→表达交流→作出假设→分析结论
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地衣分泌的一种物质可使不同的岩石不断风化,最终形成土壤,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秋天扫落叶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
A.杂草与玉米互利合作
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杂草和玉米竞争生活条件
沙漠狐的耳朵很大,而北极狐的耳朵很小,体毛也很多。影响它们形体差别最重要的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动物和植物组成
C.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D.所有生物组成
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产者的原因是( )
A.能储存能量 B.能放出能量
C.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能呼吸消耗有机物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玉米←鼠←蛇←猫头鹰 |
B.阳光→玉米→鼠→蛇→猫头鹰 |
C.蘑菇→鼠→蛇→猫头鹰 |
D.玉米→鼠→蛇→猫头鹰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
B.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方向、不循环的
C.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多
D.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人要想最经济的利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应选择哪一组食物?
A.鱼和鸡蛋 B.谷物和蔬菜 C.兔肉和水果 D.豆腐和猪肉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 )
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
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不能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破坏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假定在一个由草、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
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A.热带雨林地区 B.干旱沙漠地区
C.终年冰冻的极地 D.人工蔬菜大棚
位于食物链末端的生物,其数量往往比前面的消费者数量少,这是因为( )
A.位于食物链末端的生物一般个体较大
B.能量随食物链流动时被逐步消耗
C.物质随食物链流动时发生变化
D.能量和物质随食物链流动时不断积累
山地蝗虫体色为灰褐色,不易被鸟类捕食,一旦飞到绿草丛中,被捕食的机会剧增,这说明( )
A.山地蝗虫在绿草丛中获得的食物少
B.绿草丛潮湿,山地蝗虫感染病害的机会增多
C.山地蝗虫食性改变
D.山地蝗虫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西瓜种子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相关
B.对照实验:甲组与丁组可以构成对照,说明西瓜种子发芽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C.实验结论: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D.材料选择: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C.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a→b→e→c→d
D.图中d与c是捕食关系
“猪——沼气——作物”是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作物)、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分解者)四部分组成。有关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作物、猪、人和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作物→猪→人
D.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_____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__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_。
给你提供若干玉米种子和其它必要的实验器材,请你设计实验探究玉米种子的萌发与光照的关系。
⑴写出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采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完成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___________________,两瓶中均垫数层餐巾纸,并加水使餐巾纸湿润。
②将若干玉米种子分成两等分,分别放入上述两瓶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条件(温度、湿度等)均相同且适于种子萌发。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实验结果出现如下三种情况之一,请说明实验结论。
①A和B中的种子同样萌发,说明玉米种子萌发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中种子萌发,B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玉米种子萌发___________________。
③A中种子不萌发,B中种子萌发,说明玉米种子萌发___________________。
(5)思考讨论:上述实验中,每组能否只用一粒种子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生态系统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图示生物分类如下:草属于植物,兔、狐、鼠、蛇、鹰属于动物,该同学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条
(4)该食物网的各类群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
(5)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该图还应添加的成分是 _______和 ______
(6)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7)由于人为猎捕野兔,一段时间内影响到了狐.鹰等动物的数量,禁止猎捕后,各类群生物数量又逐渐恢复到猎捕前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即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猪,生产的猪和鸡供人食用,人、猪、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猪、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鸡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的,传递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玉米的光合作用进入该人工生态系统后,最终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返回到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