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据(jié)生意然(àng) B.桥(zhàn)言简意(hài)
C.褴(lǔ)一筹莫展(chóu) D.寒(jìn)玲珑透(tī)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近日事业不顺,心情如这阴晦的天气一般糟糕。
B.很多观众表示看着《致青春》,恍惚间,回到了渐渐远去的大学时代。
C.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
D.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宜多应者。

A.怜:爱怜 B.亡:死亡 C.诚:果真 D.唱:通“倡“,倡导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格列-佛游记》中,英国人格列佛出海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国。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D.格列佛在“慧骃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其统治者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对象叫耶胡。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B.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
义。
C.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D.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亿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②掣:拽; 拉。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之,欣然规往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复立楚国之社稷 D.怅恨久之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将吏亦心之    轻:              ②亿旦知人之明    称:           
③曹玮秦州七年  知:              ④必其聪明        矜:           
翻译下列句子。
(1)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
(2)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图画,请为这幅图画拟一个标题(6个字以内)。
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对最后两句诗中的“含”“卧”二字作赏析。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你从这个细节读出了什么?
文中画线部分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识故乡路
于其超
①我在故乡只生活了14个年头,对于故乡的记忆好像只有那条沙黄色平直的土路和在那土路上蹒跚着的母亲的身影。
②我5岁时父亲随抗日部队远走了,再没有回来。母亲便在无望中守着活寡。她不甘家徒四壁的凄冷,便常带了我到15公里外的姥姥家去住。姥姥也是从年轻寡居,但我有舅有姨,还有舅家的表弟表妹们,比我家热闹得多。憨厚的舅舅很敬重我母亲,也爱怜他这个外甥,我在这里能得到特殊的照顾和呵护,幼小的我视姥姥家为天堂,总涌动着对姥姥家的向往。那15公里光亮的泥土道就被我那双小脚板踩熟了。起初总是母亲牵着我的手,听着我那小脚板在她身边“呱唧呱唧”地响,这声音唤起母亲的惬意和希望。碰到小坑洼,那温暖的手只轻轻一提,我就蹦过去了。母亲笑,我也笑。路漫漫,但我们母子在跋涉中总洋溢着欢乐。大些,我开始不耐烦母亲那双小脚的蹒跚,常常一个人欢蹦着跑到前面去,把母亲甩得老远。
③这条黄土大道平躺在农田中间,道中央是两条深深的木轮铁瓦大车压出的辙沟,它就像火车的铁轨一样,伸向望不到边的远方。辙沟两边是十分坚硬光滑的人行小道,再外面便是被踩平了的野草了。这种草生命力极强,根须多而深固,不易拔出来,道两边长着这样的草,雨天也好走,踩在上面沙沙响,不沾泥。
④我是14岁跟八路军走的,辗转南下,后来在江南当兵。母亲不堪孤独,也到青岛一家猪鬃厂做工去了。后来我调离部队,母亲也退了休,到了离故乡两千里之外我的任上,一呆就是40余年。母亲曾几次提议要我陪她回趟老家,姥姥虽早已作古,母亲愿我们娘俩再走走那15公里的土路,去看看我舅和我那些表弟表妹们。但我总以工作忙为由,没有满足母亲这一心愿。后来母亲以89岁高龄而终,始终没能再回我山东老家。弥留期间还讷讷地要我回姥姥家看看。
⑤那条土路母亲算走到了尽头。可是着母亲临终的嘱托,那条黄土路仍在我的心上。
⑥古稀之年,我思亲思乡情绪泛滥,凄凄然不能自已,硬是拗了女儿们的意思,孤身一人乘火车又倒汽车经一天一夜颠簸,兴冲冲地回到故乡,目的是想去再寻找那步行15公里土路的情怀。未料希望落空。因为那土路,连同那遍野庄稼,一概没有了踪迹,而为宽阔的柏油路、林立的高楼和一道道蔚为壮观的蔬菜大棚所替代,高高的大棚中竟然有果树、有爬上架的西瓜。啊,故乡已是一番新的天地。
⑦我握着表弟表妹们的手,端详着他们霜发斑驳依然满面红光的喜悦神情。舅已步履趑趄,老态龙钟。望着舅,又想起母亲,以致眼眶发酸,泪珠竟沿双颊滚了下来。
⑧我在舅家住了5天,走时大表侄用他的小汽车送我去50里外的潍坊火车站,我向他提议让我走一段先前那样的土路,表侄面有难色,笑着摇头,他腼腆地不无歉意地说:“表大伯,就算咱转遍全市所有县区,也找不到那样的土道了。以后这里还要修铁路支线呢,蔬菜水果可以直发广州、港澳。说不定您下次回来,坐着火车就可以直接到家门口了。”
⑨我倚在小轿车的坐椅靠背上,品味着车轮在平坦的公路上那沙沙的声音,微微合眼,两幅图画同时在我脑海屏幕上出现:一条辙沟很深的黄土路,小脚的母亲在上面趱行;一条是路基高高的铁道,满载的火车如长龙一样呼啸而过。一个是记忆,一个是憧憬,两幅图画都如现实一样清晰而真切。它们共同为我诠释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刻涵义。
全文围绕“故乡路”重点记叙了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那条土路母亲算走到了尽头。可是着母亲临终的嘱托,那条黄土路仍在我的心上。”这句话用词精当,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和”与“压”的妙处。
文章的题目是“不识故乡路”,可在前面几段却清晰地记叙了“我”14岁以前在故乡的情景,这是不是不符合题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篇末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默写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黏稠、暴殄天物、趔趄、荦荦大端、嘧啶、巉岩……这些词语你看到过吗?会写吗?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这些难倒很多成年人的汉字,却被参赛的初中生准确书写出来了。节目一经播出,唤醒了国人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引发了“提笔忘字”、“国人书写能力普遍退化”等有关汉字之忧的讨论;与此同时,也有观众的不同声音,有人认为认识的字多并不代表就了解汉文化,不提倡如此宣扬“死记硬背”。
你如何看待这类汉字听写节目?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字数100字左右。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的你,朝气蓬勃,看着流光溢彩的世界,宣扬着壮丽的词藻,不顾一切,奔向前方。一心向前的你是否注意到,在你的背后总有一双眼睛默默关注着你,为你欣喜骄傲,为你忧虑焦思,伴你荣辱与共。
请以“背后的眼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需出现,一律用“XXX”代替;
(3)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