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
B.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
D.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作导线 |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
C.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
下列有关金属和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都呈银白色且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
D.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
D.如图,若a试管气体为氧气,则b试管气体为氢气 |
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
C.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
D.燃烧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 |
荔枝快成熟的时候特别需要磷肥和氮肥,下列符合条件的一种化肥是
A.NH4NO3 | B.KCl | C.NH4H2PO4 | D.KNO3 |
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如图是Na和Na+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小明观察示意图后,作出以下判断。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Na+比Na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 | B.②④ | C.①②⑤v | D.全部 |
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洗涤剂 |
洗发露 |
漂白液 |
肥皂水 |
洁厕灵 |
pH |
7.6 |
13.4 |
10.5 |
1.0 |
A.洗发露 B.漂白液 C.肥皂水 D.洁厕精
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镁加入盐酸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冰凉 |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
C.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内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 |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香兰素(化学式为C8H8O3)存在于香草豆等植物中,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香兰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每个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 |
C.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D.香兰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12:1:6 |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 B.Cl2 | C.O2 | D.N2 |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如图实验证明水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1)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①图a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属于 (填“金属”,“非
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②图b、c、d对应三种碳单质,图b单质的名称是 。
③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2)40℃时,乙的溶解度为 g;40℃时,饱和溶液中乙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60℃时,把65g的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甲的水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从甲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甲,应采用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溶剂”)。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4Fe(OH)3。
(3)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一: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用化学符号表示图中反应后的粒子: 。
(3)从物质用途看,CO有可燃性,可以作为 。
材料二:饮用硬度较大的地下水【含一定量的Ca(HCO3)2、MgSO4和少量的FeCl3】会影响健康。
(1)可用 来检验某地下水是不是硬水.
(2)新买的铝壶用来烧水时,内壁被水淹没处有黑色物质生成,底部则有白色物质生成。
①黑色物质是铁,是铝壶与硬水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的,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白色物质是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用盐酸除去,其中用盐酸除去Mg(OH)2的反应方程式为 。
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关联。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 (填离子符号)。
(2)与食醋一样,硫酸、柠檬酸等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气;都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 冲洗后,再用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
A.烧杯中白磷不燃烧;
B.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铜片上红磷不燃烧。
(1)由现象A和B得到燃烧的条件是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前如图F所示操作,标志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
(3)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有4g CaCO3参加反应,会生成 g CO2气体.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 (填序号)。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某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CaCl2和MgCl2杂质。以下是除去粗盐样品中杂质的实验流程,根据此流程图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加入NaOH目的是与滤液中MgCl2反应从而除去杂质。写出NaOH与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与滤液中的CaCl2反应.则加入试剂A后,沉淀是 。
(4)本实验多次采用过滤操作,如图是过滤装置.过滤时,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 边缘。
(5)操作②蒸发结晶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某化学小组将CaCO3与HCl反应后的废物进行处理,目的是制取中性干燥剂CaCl2.经过处理得到固体后,他们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
猜想一:固体中只有CaCl2;
猜想二:固体中既有CaCl2,又有CaCO3;
猜想三:固体中只有CaCO3。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
|
实验设计图示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
|
上层液体澄清,试管底部仍然有少量固体。 |
猜想 不成立(选填“一”、“二”、或“三”) |
|
步骤二 |
|
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 |
猜想 不成立(选填“一”、“二”、或“三”) |
|
步骤三 |
取少量步骤一未溶固体于试管中,滴入 。 (填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
猜想 成立(选填“一”、“二”、或“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