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2O·SiO2是一种简单的硅酸盐,可溶于水 |
B.严重影响我国北方的霾尘,其颗粒物是种胶体 |
C.稀硫酸、NaCl溶液是实验室常见的电解质 |
D.酸性氧化物均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CO2、SO3等 |
对于几种常见的有机物:甲烷、苯、乙醇、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能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B.甲烷、乙醇均可代替汽油作车用燃料,清洁环保 |
C.乙醇、葡萄糖都能溶于水,都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 |
D.相同质量苯、乙醇分别与氧气完全燃烧,后者耗氧量大 |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3.80mL |
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 |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 |
D.用量简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
下列有关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箔在空气中受热熔化,并不滴落,说明铝与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B.NH3+H3O+=NH4++H2O说明结合H+的能力H2O>NH3 |
C.FeCl2、Fe(OH)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
D.分子式为C2H4O2的化合物只能电离,不能水解 |
关于下图电化学装置中的电极名称、材料及反应均可能正确的是
A.阴极(Cu片)2C1――2e-=Cl2↑ |
B.正极(石墨棒):Fe3+ +e-= Fe2+ |
C.阳极(Cu片):4OH――4e-=2H2O+O2↑ |
D.负极(Fe钉):Fe-3e-=Fe3+ |
常温下,将Na2CO3和NaHCO3两种盐按物质的量比1:2混合后溶于水配成稀溶液,下列有关该混合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CO32-):c(HCO3-)<1:2 |
B.溶液中c(OH-)=c(H+)+c(HCO3-)+c(H2CO3) |
C.向混合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或NaOH溶液,HCO3-的物质的量均会减少 |
D.将混合液蒸干,水解加剧,最终得NaOH固体 |
M、N为短周期的两种元素,M元素原于的最外层电子数≤4,N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对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可能为金属 |
B.若M、N为同周期元素,则原于半径M<N |
C.M、N元素的单质可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
D.M、N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能体现强氧化性 |
某同学在学习硝酸与硫酸时,对两种酸与铜的反应情况进行研究,试完成下列各题。
(1)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40mL浓度均为2mol·L-1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并向其中各加入 4g束状铜丝,观察现象,试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2)充分反应后,将甲、乙烧杯混合,再使之充分反应,最终所得溶液溶质为____ ,剩余固体总质量为 g
(3)若甲中硫酸溶液体积V(V>40mL)可变,其余数据不变,则:
①当甲、乙烧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V=____ mL,若要将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应加NaOH使溶液的pH至少为____ 。已知KsP[Cu(OH)2]=2.2×l0-20,1g=0.7)
②能否通过硫酸溶液体积的改变,使铜丝在甲、乙烧杯混合充分反应后完全溶解? 试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_ 。
生产甲醇的原料CO、H2可由下列反应制取:CH4(g)+H2O(g) CO(g)+3H2(g),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CH4(g)+3/2 O2(g) CO(g)+2H2O(g)△Hl;
② H2(g)+1/2 O2(g) H2O(g) △H2,
则CH4(g)+ H2O(g)CO(g)+3H2(g)的△H=____ (用含△H1,△H2的式子表示)
(2)一定条件下反应CH4(g)+H2O(g)CO(g)+3H2(g)中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且T2>T1, 则上述反应的△H____ 0(填“<”、“>”、“=”,下同),A、B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的大小关系为KA____ KB
(3)维持温度T2,将0.04 mol CH4和0.04mol H2O(g)通入容积为1L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达到B点,测得CH4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B=____ ,下列现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___
a.容器内CH4、H2O、C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
b.容器的密度恒定
c.容器的压强恒定
d.3υ正(CO)=υ逆((H2)
(4)在上述B点平衡基础上,向容器中再通入amol CH4和a mol H2O气体,使之在C点重新达平衡,此时测得CO有0.03mol,则a=____ 。
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杂质为CaO和CaS)是工业制乙炔的常见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以下两种方案测定CaC2的质量分数,试完成下列各题。
方法一:称取1.40 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用分液漏斗加入适量的水,使样品反应完全,将产生的无色
气体经B洗气后,通过量气装置测得乙炔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448 mL(不考虑乙炔在水中的溶解,
下同)。
(1)电石水解生成乙炔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两个装入适当试剂的广口瓶、两个双孔橡胶塞及导管若干,完成上述实验的装置,请在图中将其补充完整,并注明广口瓶中装入试剂的名称。
(3)对获得准确的气体体积无益的操作有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调整量筒位置,使C、D两液面相平;
③在A装置胶塞上再连接一个导管,通入N2将A中C2H2全部进入到B、C中;
④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4)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样品中CaC2的质量分数为____ 。
方法二:称取l.40g样品于下图所示石英管中(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从a处不断缓缓通入空气,高
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1.80g,反应方程式为:2CaC2+
5O2=2CaO+ 4CO2。
(5)反应完成后,石英管内样品易与管壁产生腐蚀,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6)甲锥形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为
(7)由此方法测得的样品中CaC2的质量分数比方法一中的____ (填“大”、“小”或“相
等”),从实验装置的角度看,原因为 。
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左右两侧为电解质储罐,中央为电池,利用2Na2S2+NaBr3Na2S4+3NaBr反应原理进行工作,电解质通过泵不断在储罐和电池间循环;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可允许钠离子通过。
(1)当蓄电池工作放电时,电池中Na+的移动方向是:____ (填“电极a→b”或“电极b→a”),电极a的电极名称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当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极a应接外电源 极(填“正”或“负”),电极b的电极名称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若左侧储罐的中溶液体积为VL(导管、泵及电池内部溶液忽略不计),一段时间观察,溶液中Na+的平均浓度由c1mol·L-1降至c2mol·L-1,则此装置该段时间正处于 (填“放电”或“充电”)状态,此过程中电极b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共有__ mol。
已知A、B、C、D均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中的元素,其原于序数依次递增,其他相关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结构或性质信息 |
A |
原子核外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其氢化物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B |
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 |
C |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合金的主要成分 |
D |
原子各内层电子均已饱和,最外层电子数为1 |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 ,D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用氢键表示式写出A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____ 。
(3)A与氧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三原子分子,其中氧的化合价为____ ,氧原子杂化类型与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的是____
a:CO2 b:SO2 c:NH3 d;CH4
(4)A、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甲所示,则晶胞中B离子的个数为____ ,与B离子最近且等距的A离子的个数为 。
(5)1183 K以下C晶体的晶胞如图乙中图1,而1183 K以上则转变为图2,在两种晶胞中最邻近的C原子间距离相同,则图1、图2所示两种晶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之比为___ _(可用根号表示)。
已知: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如下转化:化学式为C11H10O4的有机物A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其中F为苯的二元对位取代物,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及碳碳双键,存在顺反异构现象,J分子中有三十六元环状结构,其中一个六元环含有两个酯基。试回答:
(1)写出有机物结构简式:I:____ ,J:
(2)指出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A→E+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写出G与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F的同分异构体F1也为苯的二元对位取代物,且与F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其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则F1的结构简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