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糖类 | B.糖类、蛋白质、核酸 |
C.蛋白质、核酸、糖类 | D.蛋白质、核酸、蛋白质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和线粒体中都可以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
B.菠菜根尖分生区内的高尔基体受破坏后会影响细胞分裂 |
C.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具有相同的功能 |
D.线粒体和核糖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单糖是不能再分解的糖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 ③糖类物质不含N、P 等元素④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⑤健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4种液体样本,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⑥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也不断更新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A.①②③④⑦ | B.①②④⑥ | C.②④⑥ | D.②③④⑦ |
下列关于原核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①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②原核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③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④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 胞的相似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根据右图判断,有关概念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
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小麦植株中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①产生O2的过程②叶绿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③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④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⑤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⑥核糖体中水的生成过程⑦叶绿体中DNA的复制过程
A.②⑤⑥⑦ | B.②③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①②③⑤⑥ |
运用气体测压技术进行气体测定,选项中前者是密闭装置申放入的生物材料,中间是装置内小烧杯中的试剂,后者是测定的气体变化的意义。其中不正确的是
A.萌发的花生种子——KOH溶液——O2消耗量 |
B.煮熟的大豆种子——蒸馏水——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差值 |
C.一定光照条件下,新鲜的小麦叶片——CO2缓冲液——一净光合作用O2释放量 |
D.黑暗中新鲜的玉米叶片——NaOH溶液——叶片从外界吸收的O2量 |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
B.与d2比d3浓度下单时间内蓝藻细胞砰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
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
0.15 |
0.2 |
0.25 |
0.3 |
质壁分离状况 |
不分离 |
刚分离 |
显著 |
显著 |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A.≥0.2 B.≤0.2 C.<0.2 D.0.15<土壤溶液<0.3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各种酶的作用对象正确的是
A.解旋酶→肽键、肽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磷酸基团 |
B.肽酶→肽键、解旋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
C.ATP水解酶→[H]、肽酶→碱基间氢键、限制酶→磷酸二酯键 |
D.肽酶→R基、解旋酶→脱氧核苷酸、ATP水解酶→ATP |
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①代表碳元素 |
B.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加过氧化氢酶、Fe3+及自然条件下等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相对含量 |
C.夏季晴朗白天的正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趋势为①→②,三碳 化合物的含量则相反 |
D.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则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移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与吸收CO2和释放O2有关的变化曲线,此曲线率说明
A.光斑照射后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
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
C.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
D.CO2曲线中AB段的变化说明进行暗反应与光照无关 |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右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产生的[H]和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
B.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
C.③过程有水参与,产生少量能量 |
D.①③④⑤过程都能产生ATP,且都能用于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间没有胞间连丝,植物没有专门分泌激素的器官 |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
D.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
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共同表现是
A.都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 B.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 |
C.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 D.细胞周期都变短 |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右图是某二倍体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该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B.在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着活跃的代谢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P期的DNA复制 |
C.G时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均加倍 |
D.丙过程的出现,只能是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的主要标志首先是细胞内开始合成新的特异性蛋白质 |
B.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减小 |
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分别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缺失引起的 |
D.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巾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A.顶生;甲、乙 | B.腋生;甲、丁 | C.顶生;丙、丁 | D.腋生;甲、丙 |
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中Y、y、R、r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是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l |
C.豌豆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
D.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 |
关于下图中DNA分予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后代子代DNA中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的75% |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其氨基酸的种类 |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B.图中a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 |
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l为x染色体,则2为Y染色体 |
D.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段是两个磷酸基因和一个碱基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某动物的一个经特殊标记的精原细胞,其分裂过程如下图,图中基因A、a、B、b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蓝、绿色。①②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B.②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l个
C.③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D.一个②产生的④按荧光点颜色分类.可分为4类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
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如果是透明的,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 |
C.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 |
D.由于生物雌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是相等的,因而甲乙两个小涌内各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 |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可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 |
B.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 |
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追踪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下图为该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②③④ |
B.盂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图所示的②细胞中 |
C.④所示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 |
D.图④表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 |
下图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B.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8 |
C.甲、乙、丙、丁都可能是苯丙酮尿症遗传病的系谱图 |
D.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 |
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法①和③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采用方法③引起的变异是定向的 |
B.方法②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 |
C.方法③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并全部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 |
D.方法①、②、③都没有培育出新物种 |
下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 |
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
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
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 |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横坐标为个体数,纵坐标为翅长度)。该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图乙中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③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④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⑤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中脱氧核苷酸 ⑥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⑦在所有生物中RNA均通过转录形成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五项 |
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②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③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④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相比,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⑤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 ⑥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造成 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
A.①④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⑦ | D.②⑤⑥ |
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在下列情况下: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B.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
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D.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请据表回答:
(1)A—E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2)A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 ,观察到颜色是 。B组实验观察的细胞结构乙是 。在D组实验中,实验因变量丙的具体观测指标是 。
(3)在C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IKNO3溶液,则实验现象是 。
(4)E组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在该实验中,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 。如果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冷藏室(4℃)内再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根尖制成装片并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5)为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从下列所给的材料中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有
(写标号)。①蚕豆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⑤洋葱根尖分生区。
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高分子化合物。据图回答:
(1)图乙中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写字母) ,该物质的合成发生于图甲中的结构(写数字) 中。图乙中C的名称是 。
(2)若图甲的A细胞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该细胞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名称是 。图甲中与该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写数字)。右图为该蛋白质平面结构示意图(含有、两条肽链,各由21个和30个氨基酸组成,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连接),从理论上分析,此细胞中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脱氧核苷酸。
(3)乙图中,C和D共有的元素有 ,El与E2的区别是 。
(4)细胞一般都比较微小,其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① 、② 。
(5)红茶制取的关键过程是“将细胞揉破”,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与酚类接触,甲图中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填序号) 。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物质E表示 。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4)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没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 。
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中除模版不同之外, 也不同。
(2)图一中C链与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物质是 。
(3)图三所示为信息流,被命名为 。图三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
(4)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 过程(填序号)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 分子。
(5)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右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谷氨酸一赖氨酸一”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 的是GGU、GGC、GGA、GGG)
a.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 (以图中①或②表示)链转录的。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b.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一脯氨酸一谷氨酸—甘氨酸一赖氨酸一写出转录出对应mRnA的DNA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
老鼠皮毛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B为黑色皮毛基因,b为棕色皮毛基因,当基因d纯合时抑制毛色基因的表达,小鼠皮毛颜色表现为白 色。现有棕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l均为黑色鼠,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9:3:4。请回答:
(1)亲本棕色鼠和白色鼠的基因型分别为 、 。
(2)F2黑色鼠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F2白色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若F2中的棕色鼠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 及比例为 。
(4)图1表示Fl某老鼠产生的配子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图2为形成图1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在图2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生物工程技术为人们获得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提供了便利。请据图回答:
(1)在培育转入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 、 。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③过程培养到
阶段。可以采用 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
(2)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 。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该技术中,愈伤组织细胞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的 中培育成单个胚性细胞,利用胚性细胞再分化形成的 可制成人工种子或发育成植株。但连续传代培养后,胚性细胞全能性可能降低,从细胞内部看,主要原因是传代过程中发生 等变化。
(3)当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 反应,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
(4)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母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这为胚胎在母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
A.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 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 。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 处理。
(3)培养基中添加的尿素和牛肉膏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 和 。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B.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
(2)材料用具:(略)
(3)主要步骤:①制备两种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培养了3--4天。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4)请回答:
①实验制备的两种培养基分别是 和 培养基。
②本实验中。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的类型属于 培养基。
③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物质比例要协调外还应注意 。
④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 。
⑤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 。
⑥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 。